偶爾都會有一些女病人前來問,一個月會來兩次月經是不是正常,我反問她不會覺得奇怪嗎?有些人就則覺得是月經提早到而已。除了月經提早到外,還可能是經期間出血,兩者差異在於月經週經規律、出血時間、血量各有不同。
如何判斷經間期出血?
經間期出血即是排卵期出血,通常發生於兩個月經之間,有週期性陰道出血的情況,經期間出血一般在月經週期的第10至16天發生,即月經淨後約第5-7天,血量通常比正常月經少。
為何會出現經間期出血?由於排卵期是由重陰轉化為陽的時期,沖任氣血活動旺盛,這時應疏通沖任氣血,促進陰陽的轉化,但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體內陰陽轉化不協調,陰絡受傷、損及沖任、血海固藏失職,令血溢於外,形成經間期出血。
這些影響的原因包捨先天腎陰不足,或作息、房勞不節,導致腎陰虧虛、虛火內生,經間期陽氣內動,虛火與陽氣相搏而耗精損血,引致沖任不固、陰道出血;受到濕邪侵襲、飲食不節或情志不暢、肝鬱肝木克土,導致脾虛濕困,濕邪蘊阻在胞絡沖任,濕邪蘊久化熱、濕熱互結,以致濕熱之邪在經期間,陽氣內動的情況下,損傷子宮沖任而陰道出血;產後留瘀或七情內傷,導致氣滯血瘀,瘀阻胞宮,經間期陽氣內動與瘀血相搏,損傷胞絡而陰道出血。
期間期出血主要分為三類,包括腎陰虛型、濕熱型及血瘀型。
腎陰虛型症狀為出血量少,血色鮮紅,質黏稠,可伴有頭暈耳鳴,腰膝酸軟,潮熱,手足心熱,心煩失眠等。治療以滋養腎陰為主,若虛火較甚,則以養陰清熱為主。平時應避免熬夜,減少進食辛辣煎炸之食物,如咖喱、薯片、串燒等,以免耗傷陰精,虛火更盛。
濕熱型症狀為血色深紅,質黏稠,伴平素帶下量多,色黃質黏,口苦咽乾等。以清熱祛濕為主要治療方法,若熱比濕重著重清熱,濕比熱重則著重健脾祛濕。平素應避免進食過多生冷如雪糕、魚生,以免損傷脾胃,減少進食濕熱黏膩之品,如榴連、芒果、糯米,以免濕熱之邪阻蘊。
血瘀型症狀為血色紫黯,並有血塊,伴少腹疼痛拒按,平素情緒抑鬱,較少外出活動等。治療以行氣化瘀為主,如果肝鬱較重,亦需配合疏肝解鬱,失眠則配合寧心安神,調理氣機以助氣血行走暢通。平時應多外出活動,放鬆心情,減輕工作壓力,亦可飲一些瑰攻花茶或薄荷有助調暢氣機。
若果經間期出血時間長,反覆出現但又忽視,可進一步發展為崩漏,甚至影響排卵及生育,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很小事,若有經間期出血的情況,請盡快睇醫生。
Comments